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

第六届中美癌症研究前沿论坛精彩观点分享 (四)

发布时间:2015-10-30
浏览次数:

  今天是“第六届中美癌症研究前沿论坛暨第三届郑州国际癌症研究大会”的第二天,也是最后一天。在黄河迎宾馆会议中心,国际肿瘤界顶级大碗云集,为参会人员带来一场有关肿瘤预防、筛查、诊疗的学术盛宴。

1!20151121091902294.jpg

  科学家们尝试利用化学或天然药物来预防癌症,但在不同器官部位的肿瘤实验中,除了三苯氧胺对乳腺癌有预防作用,其他众多随机试验都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发现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预防不同器官部位癌症的发展。美国医学院院士、M. D.安德森癌症中心WaunKi Hong教授及团队发布“防癌症的癌症拦截策略:机会与挑战”报告, 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1.癌症和癌症前期的生物学和信号通路;2.通过逆转迁移筛选的药物来阻断癌症的相关策略;3.如何使用BATTLE(靶向肺癌的生物标记法)策略战胜肺癌;4.肺癌风险模型的开发以及筛查/化学预防策略。

1!20151121091938147.jpg

  雌激素(E2, 17β雌二醇)在CYP1B1作用下经历有氧代谢,形成4-羟雌二醇(4-OHE2),一种公认的雌激素致瘤性代谢物。韩国首尔大学肿瘤微环境研究中心主任Young-JoonSurh教授发布“4-羟雌二醇通过Nrf2介导的血红素氧化酶-1上调诱导乳腺上皮细胞致瘤性转化”的报告,在目前的研究中,4-OHE2加强了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表达,HO-1是MCF-10A细胞中氧化应激的传感器和调节器。在MCF-10A细胞中沉默HO-1基因能够抑制4-OHE2诱导的细胞增殖和转化。

1!20151121092009891.jpg

  巴雷特食管是由长期胃酸暴露引起的一种癌变前状态,其风险因素包括慢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老龄、男性、白人、吸烟和肥胖。内窥镜检查法为食管腺癌的早期患者们提供了癌症发展评估。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中国项目执行主席、华盛顿大学生物统计学Steven Self博士发布“在巴雷特食管癌纵向样本中使用体细胞染色体改变评估食管腺癌风险”的报告,在单月20425次病人随访中,我们从248位巴雷特法预测病例中纵向收集了1272个活检样本,包括了已经发展为食管腺癌的79位病人。癌症发展程度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分析方法检测了其总染色体改变、多样性、和染色体区域特异性改变。我们开发了一个使用29个染色体特征的模型用作癌症风险预测(受试者的曲线下面积,0.94)。该模型在两种食管腺癌分型和TP53突变表现、流式细胞术测定的DNA含量以及异型增生的病理学诊断上,具有普遍性。

1!20151121092037682.jpg

  虽然癌症的筛查机制不断进步,但是许多结肠癌病例仍然不能够被检测到。最近的研究发现,癌症干细胞在抗放疗和化疗中发挥了作用。多项研究显示,生长信号通路的改变对癌症干细胞的维持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因此影响肿瘤。堪萨斯大学癌症中心副主任ShrikantAnant博士发布“我们的研究聚焦在Hippo信号通路,一条在进化过程中保守的能够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及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信号通路。我们同时评价了和厚朴酚对在结肠癌干细胞中活跃的多种信号通路的作用,它产地蒙古,在传统中国医学中用来治疗各种轻微疾病。我们在结肠癌细胞系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中开展了体外研究。在结肠癌细胞中,和厚朴酚能够剂量依赖的抑制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但是在正常细胞中并没有此现象。和厚朴酚也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

  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是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临床上应用SERMs 和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抑制ER+乳腺癌已获得成功,阐明了乳腺癌预防的可行性。然而,对于ER阴性的乳腺癌,目前仍然缺乏临床上可行的预防和干预靶标。

1!20151121092311950.jpg

  低辐射CT扫描技术筛查肺癌,并在55-80岁的人群中,针对刚开始吸烟或戒烟15年内每年抽烟超过30包的吸烟者或进行调查,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说,吸烟与肺癌的相关性,USPSTF精准的选取了最高风险人群:吸烟者中高年龄段和高积累性人群。梅奥医学院流行病学杨萍教授发布“肺癌高危种群的定义”报告, 我们新近的报道显示大约三分之二新确诊的肺癌患者并无法满足当前USPSTF高危标准筛查。尤其是我们发现了在同时间段中筛查资格下降24%(从1984-1990的57%,到2005-2011的43%),肺癌发生率下降超过17%(从53到44每百万人口)。因此,我们进行了进一步调查,于来自两项前瞻性肺癌病人和社区回顾的证据,确定肺癌的高危亚群。其中一个特定的高风险群,我们做了深入的调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肺癌患者与非肺癌患者间是否存在共同和独特之处。

1!20151121092331899.jpg

  甲基化及基因座缺失导致的P16沉默是常见的癌前现象。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肿瘤研究所病因学分部主任邓大君教授以“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P16甲基化有效预示由口腔粘膜结构异常到癌症”为题发布报告,P16甲基化病例(152例)参与到前瞻性共生群研究中,最终依从率为96.7%。在实验追踪过程(平均41.0个月份)中,21位受试者身上检测到OED衍生的鳞状细胞癌,比例为14.3%。P16甲基化呈阳性的病人,从OED发展到癌症的概率大大高于阴性病人[分别为27.1%和8.1%,调整后比值比为4.6;P=0.006]。采用由OED发展而来的P16甲基化阳性标准作为癌症发展的早期预测的标志物显示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和76%。实验中,构建的甲基转移酶诱发了P16甲基化及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转录失活。无论体外或体内,P16的甲基化使得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1!20151121092455851.jpg

  韩国天主教大学药学院医药生物学系副教授Yong-YeonCho发布“人类癌症中天然化合物对ERKs/RSK2信号轴的分子靶向作用”报告,一种ERKs的下游激酶RSK2,是人类癌症发展的重要概念验证。RSK2的异位表达会在不刺激肿瘤启动子,如表皮生长因素的情况下导致细胞变性。此外,人类皮肤癌组织微阵列结果表明,皮肤癌组织中的RSK2和磷酸化RSK2的蛋白质水平高于普通皮肤组织。采用先进的分子和计算机研究工具,我们证明了天然化合物山奈酚和圣草酚可以以RSK2为靶向,抑制其活性。我们还发现,在辛夷花中大量存在的天然化合物木兰脂素,可以以ERK1和ERK2为靶标,IC50 值分别为68nM和16.5nM。并且,木兰脂素通过抑制癌症细胞中上皮细胞到间叶细胞的转换,来抑制癌症细胞中的细胞迁移和侵入。这些研究表明,ERKs和RSK2在调节细胞增殖和变性中是关键的激酶,是发现和鉴定小分子化学预防和/或治疗剂的重要靶标。